目前分類:故事 (231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戰國時代的思想家莊子曾說過:「小巫師見到大巫師,用拔茅的方式占卜,拔起茅草卻不能判斷吉凶,便把茅草拋棄,不肯請教,這就是為什麼小巫師永遠比不上大巫師的原因了。」莊子的這段話是說人如果遇到比自己更有實力的人,而不向他學習,就會相形見絀,永遠居於人下。到了三國時,文人張紘和陳琳互相欣賞對方的才學,張紘讀到陳琳的作品,馬上寫信稱讚他文筆優美。而陳琳也回信說:「這裡因為會寫文章的人少,所以我的作品才特別受重視。但和你和景興、子布比起來,就像小巫師見到大巫師一樣,根本不能相提並論。」
陳琳在這封信裡,用「小巫」來比喻自己,說自己無法和張紘等三位「大巫」相比。後來「小巫見大巫」被用來比喻兩者能力相差甚遠,無法相提並論。

wordsmith01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古人製舟船,利用大木頭,挖鑿其中而成。所以《易經.繫辭下》說:「刳木為舟,剡木為楫。」(刳,音ㄎㄨ,挖空;剡,音|ㄢˇ,削尖)就是這個意思。因為要挖木為船,所以在製作之初,如果後悔,這塊木頭仍可移作他用,假如木頭都挖空了,船都做完成了,才來後悔,那就來不及了。
因此古人用「木已成舟」來表示事情發展已成定局,無法改變了。在《野叟曝言.第九回》中,提到水夫人知道兒子文素臣私下在外納妾一事,非常生氣,本來要文素臣立即斷絕往來。但是經過媳婦田氏一番解說,分析利害後,水夫人不禁感到事情已成定局,所以才說:「據你說來,則木已成舟,實難挽回了!」這裡的「木已成舟」,就是表示已成事實,難以改變了。

wordsmith01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陳亮(西元1143年~1194年),字同甫,號龍川,宋永康(今浙江省永康縣)人。陳亮才氣超邁,喜談軍事,注重國家經濟等事。在孝宗、光宗二朝,他曾屢次上書,暢言復興宋室之策,可惜並未受到重用,又受到政敵羅織成罪,兩次以莫須有的罪名下獄。
在〈戊申再上孝宗皇帝書〉中,有一句:「天下非有豪猾不可制之奸,虜人非有方興未艾之勢(方:正在;興:興起;艾:停止。事物正在發展,尚未達到止境),而何必用此哉!」陳亮認為孝宗親政以來,在人事問題處理上,未有成效,主要是孝宗把優柔寡斷當成仁心,把警誡曉喻當成義行,把籠絡控制當成禮貌,把關照設防當成智慧,可是皇帝是天縱英才,怎麼會犯下這種錯誤呢?陳亮所以提出建議,除非天下有強橫狡猾不守法度的人,或強大的敵人正在迅速發展,否則不應該對天下百姓做出太多的限制。後來「方興未艾」是直接摘自典源的一句成語,用來比喻事態正在蓬勃發展。

wordsmith01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「 文過飾非」係由「文過」和「飾非」二語組合而成。「文過」是出自《論語.子張》。卜商,字子夏,春秋時衛國人,為孔子弟子,擅長文學、孔門詩學。根據《論語》的記載,他曾經說過:「無德智修養、人格卑劣的人犯了錯,不但不知道改進,還會企圖掩飾他的過失。」「飾非」則是出自《莊子.盜跖》。
孔子和柳下季是朋友,有一天孔子跟他說:「當父親的必定會告誡自己的孩子,身為兄長的也一定會教導自己的弟弟,引導他們走向正途。假如這些都做不到,那麼就不用注重父子兄弟之間的親情了。今天,你是有才德的人,弟弟盜跖卻是個為害天下的大盜,不能教導他引他走向正道,我替你感到羞愧。我自願替你當說客去勸勸他。」

wordsmith01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梭,是織布時用來牽引緯線的器具,兩頭尖,中間粗,形似棗核,絲束放於中空部分,織布時,梭子就來來往往的快速運行,所以後來常以「梭」來比喻極快速的樣子,如以「穿梭」指往來次數頻繁,以「擲梭」比喻時光飛逝。「日月如梭」一語亦是如此,日與月的交替便代表一天的消逝,而日與月以梭子運行的速度交替,便象徵時光流逝的極為迅疾。宋人高登在〈朱黃雙硯〉文中說道:「日月如梭,文籍如海,探討不及,朱黃敢怠?」「朱黃」原指古人校點書籍時用來圈點的朱色丹砂與黃色雌黃。
整句話是說:時光消逝地如此迅速,文章書籍卻如大海般廣博,根本來不及深入研究,如何能敢怠惰學習?後來「日月如梭」被用來形容時光消逝迅速。如《京本通俗小說.志誠張主管》中有段描述:張勝受雇於張員外為線鋪主管,一日,員外夫人無故贈予張勝許多財物,張母認為事有蹊蹺,為免生事端,便要張勝不要再到舖裡去,在家待著,但「時光迅速,日月如梭,撚指之間,在家早過了一月有餘」,身上的錢都已用盡,只好另謀生計。再如《水滸傳.第六二回》:「三十餘個上廳頭領,每日輪一個做筵席。光陰荏苒,日月如梭,早過一月有餘。」

wordsmith01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「心如刀割」原作「心肝若割」,是說心頭好像被利刃割過,通常用來比喻內心的痛苦感受。漢代蔡邕〈太傅胡廣碑〉一文道:「進睹墳塋,几筵空設;退顧堂廡,音儀永闕。感悼傷懷,心肝若割。」意思是說:我來到你的墓前,看到祭桌上空空蕩蕩的;再回頭看昔日常見你影子的長廊廂房,卻也望不到你的音容身姿。內心的傷痛油然生起,像是有把利刃正割著我的心頭。
此處作者便用「心肝若割」比喻自己內心極深刻的痛苦。後來「心如刀割」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,用來比喻內心極為痛苦,像被刀割一樣,多用在所關切的人遭受苦難,而自身卻無能為力的狀況下,如明代小說《醒世恆言.卷八.喬太守亂點鴛鴦譜》:「玉郎聽說打著慧娘,心如刀割,眼中落下淚來,沒了主意。」便是如此。

wordsmith01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清廷派駐台灣的總督劉銘傳是建設台灣的大功臣,台灣的第一條鐵路是他的督促下修築完成的。當初劉銘傳的被任用,有一則發人深省的小故事:
當時,大臣李鴻章將劉銘傳推薦給曾國藩,還一起推薦了另外兩個書生。曾國藩為了測驗他們三人誰的品格最好,便約他們到曾府去面談。可是到了約定的時刻,曾國藩卻故意不出面,讓他們在客廳中等候,曾國藩卻暗中仔細觀察他們的態度。只見其中兩位顯得很不耐煩,不停地抱怨;只有劉銘傳安安靜靜、心平氣和的欣賞牆上的字畫。後來,曾國藩考問他們客廳中的字畫,只有劉銘傳一人答得出來。結果劉銘傳被推薦為台灣總督。

wordsmith01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佛教禪宗主張不立文字,認為禪理不可言說,而斷際禪師的《傳心法要》就是延續此說。他強調在禪理的實踐中,心就是本體、核心,是眾生本來就具有而永不變易的佛性;禪修的目的在於保住本心,不起妄念,不假外求。
他還特別強調實際生活中「心即無心」的道理。在一切行住坐臥中,但求無心,即不起妄念,這就是佛心了。因此修行時,不須透過語言、文字,以己心和佛心相印證,領悟佛的真理,就是「以心印心」了。

wordsmith01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據載,商朝末年,紂王當政,不但拒諫飾非、暴斂重刑,並耽於酒色,寵妃妲己又助紂為虐,導致民怨四起。
黃飛虎為當時的一名武將,非常驍勇善戰。有一次,他的夫人賈氏依慣例進宮朝見,妲己因為與黃飛虎的嫌隙,將賈氏騙至摘星樓,並串通紂王加以調戲。賈氏為保名節,跳樓自殺而亡。賈氏的小姑黃妃得知此事,至摘星樓痛斥紂王,並欲揪打妲己,紂王惱羞成怒,竟又把黃妃推下摘星樓。

wordsmith01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漢代的辭賦家揚雄,博學多聞,喜歡寫賦,早年最欣賞司馬相如的作品,常常模仿他的風格。後來覺得戰國時屈原的文才比司馬相如更好,但他懷才不遇,投江自殺。      
揚雄每次讀到他的作品〈離騷〉,都為他對國家的忠心以及被害遭貶的憂傷而感動不已,但他並不贊同屈原自殘的行為。揚雄一生淡泊名利,安貧樂道,認為受重用與否是命運,自己無法掌握。不得意時就該像龍蛇般沉潛在水中,等待機會的來臨。

wordsmith01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在古代的儒者,認為一個人應敦品勵學才可成為身心兼修的大家。特別是對品德的涵養,更是古人所重視的。     
所以在《禮記.大學》中,有一段記錄個人品德修養的銘文:「苟日新,日日新,又日新。」意思是說:「如果能夠一天使品德更新,那就能天天使品德更新,且一直持續不斷的更新。」

wordsmith01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大哲學家莊子,曾經寫了一篇《秋水》來說明萬物齊一的道理,裡頭舉了許多例子: 「同樣是禪讓天下,堯舜就能稱帝,而之、噲(ㄎㄨㄞˋ)就被滅亡;同樣是用兵爭天下,湯武就能稱王,而白公就失敗。可見『禪讓而稱帝』、『兵爭而稱王』,因時而變,不能作為為常態來看。」
又例如:「大屋的梁柱可以取來衝撞城門,但卻無法用來填充小孔穴,這是因為不同的器物有不同的功用。

wordsmith01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「一心一意」出自於《三國志》裴松之注引《杜氏新書》,其中記載:三國時魏國大臣杜恕在寫給上司宋權的一封信中說到:「若令下官事無大小,咨而後行,則非上司彈繩之意;若咨而不從,又非上下相順之宜。

wordsmith01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(「一五一十」本指計數的動作。因為一般數數目時通常以五為單位,故用一五、一十作為計數的動作。 此外,舊時數銅錢,習慣以五枚銅錢為一個計數單位,便不容易有遺漏或數錯的情形。因此後來「一五一十」也被用來形容仔細的查點數目。
例如:在所引典源《醒世姻緣傳》中,狄員外說到官員收賄的情形十分嚴重,甚至一五一十的仔細數算著要錢,如果不肯給,就會遭到不合理的刑求。

wordsmith01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寒山,是唐代的隱士,也是一位高僧。姓名和生卒年均不可考,因為長期隱居於天臺的寒巖,因而稱為「寒山」或「寒山子」。其詩風與早期的禪宗思想一致,蘊含禪宗的哲理。 
他有一首《寒山》詩,原文「上人心猛利,一聞便知妙。中流心清淨,審思云甚要。下士鈍暗痴,頑皮最難裂。直待血淋頭,始知自摧滅。看取開眼賊,鬧市集人決。死屍棄如塵,此時向誰說。男兒大丈夫,一刀兩段截。人面禽獸心,造作何時歇。」

wordsmith01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朱熹是宋代著名的理學家、教育家及文學家,後世尊稱為朱子或朱文公。 

在講述為學方法時,說:「有資質甚高者,一了一切了,即不須節節用工。」他的意思是:資質高的人,領悟力強,只要一個癥結能了解,其他相關問題也就能跟著了解,無須逐次漸進的下功夫。在此,「一了一切了」是用來稱讚資質好,領悟力高的人。

wordsmith01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「閉月羞花」一語,是由「閉月」及「羞花」二詞組合而成。 
「閉月」是出自「三國魏˙曹植˙洛神賦」:「髣髴兮若輕雲之蔽月,飄颻兮若流風之迴雪」,形容洛神美好的姿態,像是被輕雲掩蔽的月亮,也像是隨風飄搖、迴旋的落雪,曼妙無比。

wordsmith01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西漢時的一位將官,名叫灌夫,性格剛直,交遊廣闊,容易借酒使性,對貴族常表現出不屑的態度,時常與人起衝突。 
有一回,在丞相田蚡娶妻的喜宴上,酒酣耳熱之際,灌夫向田蚡敬酒。由於兩人過去有嫌隙,田蚡斷然拒絕,引起灌夫十分不悅,轉而向臨汝侯(灌賢)敬酒。灌賢正與護衛程不識耳語,沒注意到灌夫來敬酒,因此沒有理會他。

wordsmith01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三國時候,魏國有個人叫盧毓。他十歲就成了孤兒,兩個哥哥又先後去世。在兵荒馬亂中,他辛勤努力養活著寡嫂和侄兒,日子過得很艱難。他的為人和學問受到了人們的稱讚。        
後來盧毓做了官。他為官清正,敢於上諫直言,任職三年多,提出了不少好建議,頗得魏明帝賞識和信任,任命為吏部尚書,擔任推舉人才的工作。

wordsmith01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心驚肉跳」,原或作「心驚肉戰」。 在「元代雜劇˙爭報恩」中可見。
劇情以「水滸傳故事」為題材,第三折描述花榮等梁山泊好漢劫刑場救千嬌。當初陷害千嬌的丁都管二夫人得知千嬌被救,自己的所作所為即將東窗事發,心中驚惶,連忙收拾細軟準備逃走,然而愈是急著想逃,卻愈是覺得力不從心,說道:「不知怎麼,這一會兒心驚肉戰,這一雙好小腳兒,再走也走不動了。」

wordsmith01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