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前分類:故事 (231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
陸績是三國時代吳郡人。

陸績六歲的時候,陸績去九江拜見袁術。袁術給他橘子吃,陸績在懷裡裝了三枚,走時一行禮,橘子掉了出來。袁術說:「陸郎作客還拿人家的橘子嗎?」陸績說:「回去獻給母親。」

wordsmith01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明朝的唐伯虎出生在江南一個富商家庭。

年輕時,唐伯虎無所事事,和人縱酒遊樂,經過好朋友的規勸,於是唐伯虎就閉門苦讀,經年累月。十六歲時唐伯虎參加秀才考試,中了第一名榜首。二十九歲到南京參加鄉試,高中解元(第一名)。正當唐伯虎積極準備來年的京城會試(進士考試)時,卻飛來橫禍:在這次鄉試中,有人事先經過賄賂,得了試題,事情洩漏後,考官被罷免,無辜的唐伯虎受到牽連,不僅被剝奪了解元稱號,還進了監獄,釋放後唐伯虎感嘆的說:「一失足成千古恨,再回頭是百年人。」

wordsmith01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      紂王是商朝的末代君主,相傳是一個暴虐無道的昏君。他貪戀酒色、荒淫無度,整日花天酒地,尋歡作樂,不理朝政。

  紂王聽信讒言,重用奸臣,殘害忠良,戮殺無辜;向百姓強征暴斂,動用巨資,又強迫百姓為自己修建宮苑;他慘無人道,製造種種酷刑,以觀看人被受刑後的痛苦為樂。在他暗無天日的統治下,百姓無不怨聲載道,苦不堪言。

wordsmith01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據《吳書》記載:三國時代,吳王孫權派趙咨出使魏國。

魏文帝曹丕輕視吳國,對來使趙咨非常傲慢,問說:「吳王是個什麼樣的君主?他也懂得看書嗎?我可以出兵征討吳國嗎?吳國怕我們魏國嗎?」

wordsmith01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槁木,乾枯的木頭;死灰,冷卻不再燃燒的灰燼。「槁木死灰」本指道家忘卻形體,追求清虛寂靜的境界。

據《莊子.齊物論》所載:戰國人顏成子游因為看見老師南郭子綦倚靠几案坐著,仰望天空緩緩吐氣,好像精神離開了形體一樣,於是問:「形固可使如槁木,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?」意思是說:形體可以像枯木般靜立不動,而精神也可以像冷卻不再燃燒的灰燼一樣嗎?南郭子綦回答:「這是因為他已經忘掉自己的形體,進而達到對外物無動於衷,物我兩忘的境界的緣故。」

wordsmith01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狼是一種肉食性動物,形狀似犬,嗅覺靈敏,聽覺佳,性凶狠狡猾,晝伏夜出,會襲擊人畜。像這樣凶猛的動物,如果引到了家裡,當然會為自己帶來可怕的災禍。如元.賈仲名《對玉梳.第二折》︰「若是娶的我去家中過,便是引得狼來屋裡窩。俺這粉面油頭,便是非災橫禍。」便是女主角因為不想被逼婚,所以告訴對方如果娶了自己,就好像引了一隻狼到屋裡,一定會有是非橫禍。後來「引狼入室」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,用來比喻自招其禍。

同樣的用法也見於元.張國寶《羅李郎.第一折》:「我不是引的狼來屋裡窩,尋的蚰蜒鑽耳朵。」可知在元代時這已經成為共同的用法。到了清.蒲松齡《聊齋志異.卷五.黎氏》中,更是具體地敘述了一個「引狼入室」故事。有個名叫謝中條的人喪妻,遺有二子一女,養育甚辛苦,後來他遇到一個美麗女子,雖然對她不甚了解,卻因貪圖美色,便娶她續絃,有天他因公事外出,回家之時,看到一頭大狼衝門而出,將他嚇得要死,進屋一看,發現子女都已被吃掉,他才明白那個美女原來是狼妖。

wordsmith01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「心花怒放」這句成語以花朵比喻心情,用「怒放」來形容心情極其高興、快活。如果究其來源,可能是出自於佛經。「心花」一詞本作「心華」,「華」同「花」,以花喻本心之純淨。如《圓覺經》:「心華發明,照十方剎。」意思是說一個人不起惡念,就能真正覺悟,心花豁然開朗,發放光明,照亮整個世界。

這裡的「心華發明」,含有「豁然覺悟本性」的意思。後人引用也作「心花怒發」或「心花怒開」。心花能夠怒放、怒發、怒開,當然是本心豁然大悟的結果,此時心情自然是極其快活、開朗,所以後人多以「心花怒放」形容心情極其快活。

wordsmith01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心照,是彼此心裡明白,出現在文獻中的時代相當早。梁代蕭統《昭明文選》中收有潘岳所寫的〈夏侯常侍誄〉,文中就有:「人見其表,莫測其裡,徒謂吾生文勝則史,心照神交,唯我與子。」意思是說,一般人不了解你夏侯湛,都以為你以文采勝,而顯得浮夸。 只有我潘岳和你是「彼此心中明白,精神交往」,才知道事實並非如此。「心照」是不須藉用言語來表述的。

後來「心照不宣」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,用來指彼此心裡明白,不必言語說明。例如《孽海花.第三一回》提到姨太太彩雲趁機脫逃,張夫人早就清楚她的動機,所以吩咐不必理會此事,繼續趕路。大伙兒心照不宣,也就不必多問了。

wordsmith01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「少見多怪」一語原是譏人因見識狹隘,故而對佛的超凡相貌有所懷疑,以為是過於誇大的傳言。據漢.牟融《理惑論》載,有人問道:「你說佛的相貌有三十二種顯著特徵、八十種細微特徵,這與一般人差太多了,應該不太可能吧!」牟子回答:「俗話說得好:少所見,多所怪,看到駱駝的駝峰以為是腫起的馬背。

像堯的眉毛有八種色彩,舜的眼睛有兩個瞳孔……,這不都與平常人有極大差異?所以這些異相是確實存在的,你不能因為自己沒看過就懷疑佛的不凡相貌啊!」牟子以為,若有人因為沒見過異人與佛的超凡相貌,便膚淺地以為那是不可能的,那樣的人與「睹馲(ㄌㄨㄛˋ)駝(駱駝)言馬腫背」者同樣可笑。

wordsmith01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   晉朝人王珣二十歲做大司馬桓溫的主簿。當時桓溫忙於侵略中夏,軍事繁忙,戎府無寧,桓溫把軍中機務都委託給王珣。往來的文武數萬人,王珣能記住每個人的面相。

一天晚上,王珣夢見有人將一支如椽子(房屋上架住屋瓦的圓木)般粗大的筆送給他,醒來後,王珣說:「看來有大手筆的事情要我做。」這天上午,晉孝武帝突然死去,朝廷的哀策、訃告和孝武帝的謚議等,全都交給王珣起草,這種殊榮是少有的。

wordsmith01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   唐朝有一位宰相,名叫「婁師德」,待人接物度量寬大。

    有一次,他的弟弟被派當代州刺史,臨行時,婁師德問他弟弟說:「你我都受國家恩寵太多,顯榮太過了,容易招人妒怨,有何法子可以避免呢?」弟弟回答說:「往後若有人唾液在我臉上,我只好把它擦乾就是了。」婁師德說:「有人唾液在你臉上,是因為對你生氣;若你再將唾液擦去,他便更恨你了。所以你不要擦掉,讓它自乾,還要推著笑容來承受,這才對呢!」

wordsmith01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   唐玄宗的的兵部尚書李林甫,是個很有才華的人,可是他為官不誠正,只一味迎合玄宗的旨意,時常用不正當的手法結交玄宗親信宦官和妃子。因此,很得玄宗的寵信,一直在朝當了十九年的官。

    李林甫和一般人接觸時,外表表現得很要好,嘴裡也說盡所有好聽的話,但實際上與他的性格完全相反。他究竟是個非常狡猾陰險的人,常常使出壞主意來陷害人。

wordsmith01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   從前,有位年近九十的老翁,大家稱他「愚公」。住處的前面擋著太行、王屋兩座山,進出須繞遠路,很不方便。他立志要做移山的工作,每天早起發動子孫剷土,挖出石塊。附近有位老人嘲笑著愚公說:「你已經是年紀一大把了,行將入木,哪能有力氣移山呢?」

    愚公說:「糊塗的事你啊!我死了,還有兒子、孫子,孫子又生兒子,我們子子孫孫一代代的傳下去;土會少,不會一年年加高,只要我們意志堅定,那怕這兩座山不會剷平呢?」

wordsmith01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   晉國有位大學問家,名叫郭象。他從小就很有才學,喜好思索道理,偏好老子和莊子的學說,而且研究精湛。當時朝廷請他出來做官,他都謝絕。

    他最快樂的事,莫過於研究學問和談論哲理。最後也當了官職,做個黃門侍郎。因為他學識豐富,又能發揮自己的見解,且能把一切的道理講得清清楚楚。當時官居太尉的王衍稱讚他說:「聽郭象說話,好比懸在山上的河流瀉水,直往下灌,從來沒有枯竭的時候。」後人就根據王衍的話,用來形容善於辯論、說話的人,為「口若懸河」。

wordsmith01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   晉國大夫范氏,由於爭奪權位失敗,倉皇出逃,家產被老百姓和仇敵搶劫一空。

    一個老百姓在范氏的廢墟裡找到一口鐘,想把鐘背回家,但鐘太大背不動,只好把鐘砸碎帶走,他剛用鐵錘子敲了一下,大鐘便嗡嗡作響。這個老百姓擔心鐘聲會引來人搶奪,急忙用手掩住自己的耳朵,以防止鐘聲傳出去。

wordsmith01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   春秋時代,晉平公有一次問祁黃羊,說:「南陽縣缺個縣長,誰適合?」祁黃羊回答:「解狐。」平公驚奇的問:「他是你的仇人,為何肯推荐?」祁黃羊再回答:「主公只問能否勝任,不問是否仇人。」解狐任職後,受到稱許。

    過了些時日,平公又問祁黃羊,說:「朝廷缺個法官,誰適合?」祁黃羊回答:「祁午適合。」平公更奇怪的說:「他是你兒子,不怕人講閒話?」祁黃羊再回答:「主公只問能否勝任?未說我的兒子不行。」祁午上任後,很受人民的愛戴!

wordsmith01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   三國時代,漢主劉備雖擁有眾多的士兵,卻欠缺一位出主意的軍師。當時有人向劉備推荐南陽的諸葛亮是個人才,誰能請動他出來幫忙,誰就能稱霸天下了。劉備一聽,馬上帶著結拜兄弟關羽、張飛前去拜訪諸葛亮。不巧主人不在,三人只好悵然而返。

    過了幾天,打聽諸葛亮回來了,劉備一行三人,即刻又前往南陽山中,誰知又撲空了。張飛不禁抱怨說:「不過是個鄉下人,何必勞動大哥親自前來,派個人來叫他即可!」劉備立即阻止說:「諸葛亮是個賢才,怎可任人呼來喚去呢?」

wordsmith01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   春秋時代,孫武是吳國的大軍事家。吳王闔閭看過孫武的「孫子兵法」,大為鑽揚。吳王為了試驗兵法所寫是否真是如此,便請孫武以軍隊試試。孫武答應了,吳王又問:「可以用婦女訓練嗎?」孫武回答:也可以。於是吳王下令召集宮女們分成兩隊,又用吳王的兩位寵妃當隊長。

    孫武先將號令解說清楚,等到真正集合擊鼓訓練時,這些宮女們並未依法令行動,反而大笑成一堆。孫武忍住怒氣,又再一次的告誡她們,必須遵照號令,聽鼓號行動。再擊鼓發施號令時,宮女們依然大笑不停,孫武說:「號令既已交代清楚了,妳們故意不聽,首先便是兩位隊長的錯,論罪應斬!」說完,隨即把兩位隊長推出斬首。

wordsmith01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南北朝時,有個名叫「長孫晟」的人,天資十分聰慧,除了擅長軍事,也善於射箭。

有一年,皇上派他出使突厥,突厥王非常賞識他,常邀約長孫晟一起狩獵。

wordsmith01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   春秋時代,楚莊王即位三年不理朝政,把國事託付給卿大夫,整天吃喝玩樂,又禁止臣民向他提出諫言,只對猜謎語感到興趣。

    有一位大臣面見楚莊王,向他說了一個謎語:「有一隻大鳥,身有五種顏色,歇在楚國已三年,三年來不飛也不叫,這是什麼鳥?」楚莊王心裡明白這分明在說他,便笑著說:「我知道了,這不是一隻平凡的鳥,牠三年不飛,一飛必定沖上天;三年不鳴,一鳴必定驚人,你們等著瞧吧!」

wordsmith01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