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前分類:借鏡歷史 (93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借 鏡 歷 史(一四四)  純 白 見 混 沌

        

    陽子居到南方的沛地,是時老子在西邊的秦國旅遊,陽子居就約老子在沛地郊外見面,他走到梁(沛郊地名)地迎接老子。

wordsmith01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借 鏡 歷 史(一四三)  善 法 不 當

  

      

wordsmith01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借 鏡 歷 史(一四二)  龍 頷 之 探

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 有一個人謁見宋國國君,宋王賜給他車十乘,他就以十乘的車向莊子炫耀。莊子對他說:「河邊有一戶貧窮人家,每天靠編織簾蓆賣錢為生。有一天,他的兒子在水中得到一顆價值千金的珍珠。他對他的兒子說:『拿塊石頭敲敲看。千金的珍珠一定在九重深淵黑龍的頷下,你能得到這顆珍珠一定是趁黑龍睡眠不注意的時候獲取的。假如黑龍是清醒著,那你早就沒命了,他還會眼睜睜看你把珍珠拿走嗎?』現在的宋國和宋王,不就是九重深淵和勇猛的黑龍嗎?

wordsmith01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借 鏡 歷 史(一四一)  自 知 之 明

      

      魏惠王對惠子(戰國時宋國人,名叫惠施)說:「以前的君王之所以能擁有國家,都是因為他們賢能。現在寡人仔細觀察,發現寡人實在比不上先生,我想把國家交給先生掌管。」

wordsmith01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借 鏡 歷 史(一四〇)  鼓 盆 之 悟

     

     莊子的妻子死了,他的朋友惠子去弔問,看見莊子橫坐在畚箕上,正敲打著瓦缶唱歌。

wordsmith01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借 鏡 歷 史(一三九)  王 子 的 逃 亡

     

    越國連續三代國王都被人民殺死,王子搜深怕重蹈前人的覆轍,就逃到山洞裡躲起來。越國一時沒有了國王,又找不到王子搜。最後找到山洞去,但是王子搜仍然不出來,越人焚燒艾草來薰他,準備國王的車駕等他,王子搜只好出來。抓住車繩,登上王車,王子搜不禁仰天而叫:「國王啊!國王!我不想當國王都不行嗎?」

wordsmith01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借 鏡 歷 史(一三八)  羊 丟 失 了

  

      

wordsmith01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借 鏡 歷 史(一三七)  天 地 即 棺 槨

        

莊子臨終的時候,弟子打算厚葬他。莊子說:「我以天地作為我的棺槨,日月作為連璧,星辰作珠璣,萬物與我作伴,我的葬具不是齊全了嗎?何必加上那些沒有必要的東西呢?」

wordsmith01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借 鏡 歷 史(一三六)  江 湖 之 游

         

孔子遇見老子,討論仁義。

wordsmith01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借 鏡 歷 史(一三五)  公 私 混 淆

     

    楚國有個十分正直的人,發現自己的父親偷了別人的羊,便去告訴官府,縣令判決「死刑」。楚人覺得自己對君王雖然忠耿,卻愧對父親,便懇請代父受罪。就這個角度而言,楚人雖然是君王的直臣,卻是父親的逆子。

wordsmith01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借 鏡 歷 史(一三四)  半 斤 八 兩

  

      

wordsmith01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借 鏡 歷 史(一三三) 蟻 封 的 教 訓

     

    古代聖人有句諺語:「人們不會被高山絆倒,反而會因一個小蟻封而跌跤。」因為山丘高大,所以人們會小心翼翼的攀越;螞蟻的窩巢卻相當微小,因此人們就會掉以輕心,反而容易使人跌跤。同道理,國家刑罰一旦減輕,百姓就會不以為意,每每粗心觸犯。這樣一來,如果任由人民觸犯法令,不予誅殺,將會驅使國家走上滅亡的路徑;要是人民觸犯了法令就殺,國家的法令不就成了為百姓設下的陷阱。所以,輕微的罪,就好像是害人絆跤的小蟻封;那麼,明列輕微的刑罰來治理人民,不是會擾亂國政,就是會成了人民誤送性命的陷阱,這豈不是嚴重的傷害到百姓生活

wordsmith01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借 鏡 歷 史(一三二)  真 知 灼 見

      

    衛國的端木叔,是子貢的後代,仗著先人留下的萬貫家財生活,不事生產。舉凡百姓所喜好的活動,人類內心所希望的玩樂,沒有不親往一試的。牆垣、屋宇、亭石、樓榭、花園、假山、池塘,以及飲食、車服、聲色的娛樂、嬪妃的侍奉,幾乎都可和齊、楚的君王相比。只要他情感上喜好的,耳朵所愛聽的,眼睛所樂意觀看,口舌所喜歡品嚐的,只要是賞心悅目的東西,即使在偏遠地帶,甚或不是本國的產物,也都非得到手不甘心,一定要把它據為己有。去遊山玩水,縱有高山深谷,荊棘當途,也非千方百計的克服不可,不達到目的絕不中止。

wordsmith01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