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May 29 Mon 2017 00:00
大 家 來 學 台 語(24)
- May 28 Sun 2017 00:00
中國文化知多少?(54)
【「墨」的由來】
周宣王時,有個叫邢夷的人,很擅長繪畫。有一次,他因為弄髒了手,便來到附近的小河清洗,正洗手時,他看見旁邊有一塊烏黑的東西,好奇的撿起來一看,發現是塊松炭,於是就扔了回去。他不經意的看到自己的手,噗的笑了出來,沒想到剛剛洗過的手更黑了。邢夷心想:松炭可以把我的手染成黑色,就應該能用它來寫字和畫畫,便隨手撿回家。
- May 27 Sat 2017 00:00
一字多音(34)屏屬屯峒崗嵌嶡嶷
- May 26 Fri 2017 00:00
文 字 特 色 (104)
- May 25 Thu 2017 00:00
腦 力 激 盪 (64)
—個懷孕女人的老公留下一份遺產350萬元,如果這個女人生的是兒子,那麼她將分到她兒子的一半,如果是生女兒,她將分得她女兒的2倍,如果這女人生了一對龍鳳胎,一男一女,問各得多少遺產?
- May 24 Wed 2017 00:00
人 生 良 伴-綜 合 篇【144】
- May 23 Tue 2017 20:23
心 花 怒 放
「心花怒放」這句成語以花朵比喻心情,用「怒放」來形容心情極其高興、快活。如果究其來源,可能是出自於佛經。「心花」一詞本作「心華」,「華」同「花」,以花喻本心之純淨。如《圓覺經》:「心華發明,照十方剎。」意思是說一個人不起惡念,就能真正覺悟,心花豁然開朗,發放光明,照亮整個世界。
這裡的「心華發明」,含有「豁然覺悟本性」的意思。後人引用也作「心花怒發」或「心花怒開」。心花能夠怒放、怒發、怒開,當然是本心豁然大悟的結果,此時心情自然是極其快活、開朗,所以後人多以「心花怒放」形容心情極其快活。
- May 22 Mon 2017 00:00
無掛無礙
寺院前,枯黃的葉子,隨風飄落。老禪師告訴弟子說:「自然的循環真好,花開花落,無掛無礙。」
這時,一位女子走進寺院,老禪師招呼至客堂。
- May 21 Sun 2017 00:00
臺 灣 俗 語(3)
- May 20 Sat 2017 00:00
諺 語 彙 集 (123)
- May 19 Fri 2017 00:00
大 家 來 學 台 語(23)
- May 17 Wed 2017 00:00
一字多音(33)射尉將少尨尺屎
- May 16 Tue 2017 00:00
文 字 特 色(103)
- May 15 Mon 2017 00:00
腦 力 激 盪 (63)
社區裡有一堆垃圾,規定要由張、王、李三戶人家負責清理。張戶因外出沒能參加,留下900元作代勞費。王戶上午起做了五小時,李戶下午接做了四小時剛好清理完畢。請問王戶和李戶怎樣分配這900元代勞費?
- May 14 Sun 2017 00:00
人 生 良 伴-綜 合 篇【143】
- May 13 Sat 2017 00:00
心 照 不 宣
心照,是彼此心裡明白,出現在文獻中的時代相當早。梁代蕭統《昭明文選》中收有潘岳所寫的〈夏侯常侍誄〉,文中就有:「人見其表,莫測其裡,徒謂吾生文勝則史,心照神交,唯我與子。」意思是說,一般人不了解你夏侯湛,都以為你以文采勝,而顯得浮夸。 只有我潘岳和你是「彼此心中明白,精神交往」,才知道事實並非如此。「心照」是不須藉用言語來表述的。
後來「心照不宣」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,用來指彼此心裡明白,不必言語說明。例如《孽海花.第三一回》提到姨太太彩雲趁機脫逃,張夫人早就清楚她的動機,所以吩咐不必理會此事,繼續趕路。大伙兒心照不宣,也就不必多問了。
- May 11 Thu 2017 00:00
臺 灣 俗 語(2)
- May 10 Wed 2017 00:00
諺 語 彙 集 (122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