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裡出外進】
指出入的人眾多而雜亂。「公共場所每天裡出外進的人相當多。」
【裡裡外外】
指內外各處。「我家有喜事,裡裡外外都站滿了人。」
【裡應外合】也作「裡勾外聯」
內外勾結響應。「在敵營臥底伺機與我方裡應外合的人,須具有過人的機智和膽識。」
【裡外不是人】
裡面外面都不像人。「豬八戒照鏡子」的歇後語。「豬八戒照鏡子-裡外不是人。」
【裙屐少年】
只求裝飾,不能當大任的青年。「他只是個裙屐少年,不適合辦理公務。」
【裙帶關係】
有婚姻關係的兩個家庭或兩個人,利益結合,使雙方都有好處。「舊時如果男方倚仗女方,則被視為不正常,因為『裙帶關係』,常含有譏笑的意思。」
【裝神弄鬼】
比喻故弄玄虛。「他這個人很神祕,喜歡在人前裝神弄鬼,讓人摸不清真相。」
【裝腔作勢】也作「裝模作樣」
有意做作的情態。「做人要實在,常裝腔作勢會惹人討厭。」
【裝載容量】
車輛或房屋等空間能夠容納的數量。「這部貨車的裝載容量十五公噸。」
【裝瘋賣傻】也作「裝傻充愣(楞)」
假裝瘋傻、痴癲。「人要正經一點,整天裝瘋賣傻,別人會瞧不起。」
【裝模作樣】
有意假作姿態。「這小孩喜歡裝模作樣的學大人的口氣、動作。」
【裝聾作啞】
故作不聞不問,或假裝不知道。「眼見對方人事眾大,只好裝聾作啞。」
【裕國利民】
使國家富足,人民安康。「政府推行裕國利民的政策,獲得百姓的肯定。」
【觥籌交錯】「觥」(ㄍㄨㄥ,酒杯);「籌」(行酒令的器具)。
形容宴會聚飲的熱鬧情況。「在相聚的餐會中,眾賓觥籌交錯,盡情歡樂。」
【解民倒懸】
解救民生痛苦之境。「他領軍起義是以解民倒懸為口號,獲得眾多百姓擁護。」。」
【解甲歸田】
比喻解除軍中職務,回到田園從事農耕生活。「他在軍中服務多年,如今解甲歸田,過著農耕生活。」
【解衣推食】
贈人衣食。指關切別人的生活。「他是貧窮家出身,今天成功了,時時不忘解衣推食救貧寒。」
【解送人犯】「解」(ㄐ一ㄝˋ,押送)。
將人犯由甲地押送到乙地,或由起解機關解送接收機關。「解送人犯都祕密進行,常在夜間行動。」
【解絃更張】也作「解絃易轍」
解開舊絃線,重新安裝。比喻重新改革。「公司營業虧損,股東會議決定全面解絃更張,重新出發。」
【解鈴繫鈴】同「解鈴還須繫鈴人」
從老虎脖子上解鈴,唯有原繫鈴的人才能辦得到。本是佛門之喻,後比喻解決糾紛困難,還要靠製造糾紛困難的人,是誰惹的事就要由誰去了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