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成 語 故 事 (246) 半 途 而 廢

戰國時代,河南地方有個名叫樂羊子的人,這人有位妻子非常賢慧。有一次,他在路上拾到一塊金子,拿回家去。他的妻子便對他說:「我聽說從前有志氣的人是不喝盜泉之水;廉潔者,是不受嗟來之食的;這塊金子既然來歷不明,你怎麼可以把他拿回來呢?」樂羊子一時覺得很難為情,便把那塊金子重新放回原來的地方。
後來,樂羊子到很遠的地方去尋師求學,過了一年,就回來了。他的妻子正在織布,見他突然回來,便問他說:「你的學業已經完成了?」
樂羊子搖搖頭:「還沒有!因為我很想念妳,所以先回來一趟。」
樂羊子的妻子聽樂羊子這樣說,便立刻拿出一把剪刀走到織布機前,把機上正在編織的布,全部剪斷,說:「這布的原料產自蠶繭,而由織布機織成;一絲一絲地累織成寸、成丈、成匹。現在我把他剪斷了,前功盡棄,徒然枉費了許多時日。這情形正和你在外求學一樣,也是要日積月累的去鑽研,方能有所成就,若中途而廢,這不是白白浪費寶貴的時間嗎?」
樂羊子不禁被他妻子的這番言語和舉止所感動,就又外出繼續求學,一別七年,直到學成後才回家來探望他的妻子。不久,他果然得到魏文侯的賞識和重用,著實做了一番了不起的事業。
「半途而廢」(成語):做事情還沒有完成就停止。比喻做事有始無終,不能堅持到底。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