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原 來 如 此 (162)【補充 八部之3】


公央婆:流行於臺灣地方的民俗雜耍。由一人背著道具,打扮成老公公背老婆婆的模樣,表演誇張逗趣的姿態、動作,造成滑稽趣味,多於迎神賽會演出。也作「公背婆」。
公諸同好:將自己所喜的事物,對同樣愛好者公開。
公公向孫子磕頭:(歇後語)豈有此理。如:「要我向他道歉?豈不是公公向孫子磕頭-豈有此理。」
共(ㄍㄨㄥ)工:1、神話傳說中炎帝後裔。相傳與顓瑣爭天子失敗,觸怒不周山而導致天柱折,地維絕。
2、職官名。堯時負責治水及掌百工事宜的官
吏。
共衾(ㄑ一ㄣ):共蓋一床棉被。比喻同床而眠。
共命鳥:1、一種耆婆迦經中所記載的雙頭鳥,兩個頭都有神識。
2、命運相同的鳥。常用於比喻夫妻。也作「同命鳥」。
共軛(ㄜˋ)弧:數學上指將全圓周任意分為兩段,則兩段互為「共軛弧」。
共筆硯:一起使用毛筆、硯臺等文具。比喻在一起共同學習。
共挽鹿車:一起拉著小車。比喻一起過窮困的生活。
共話衷腸:彼此訴說心事或知心話。如:「好生議論,曰搖脣鼓舌;共話衷腸,曰促膝談心。」(幼學瓊林˙身體類)
兵厄:死於兵刃。如:「少好讀易,郭璞見而歎曰:『吾所弗如也,奈何不免兵厄!』」(晉書˙卜珝傳)
兵端:引起戰爭的開端。也泛指戰爭。
兵燹(ㄒ一ㄢˇ):因戰亂所造成的焚燒、破壞。
兵連禍結:接連用兵,戰禍不絕。也作「禍結兵連」。
典身:為借貸金錢臨時性的賣身,期限結束後,便恢復自由。如:「典身賣命」(賣身為奴,供人驅使)。
典墳:三墳五典。引申為可資憑藉的經典。
典謨:泛指古聖賢所遺留的訓誡。如:「典謨訓誥」。
典鬻(ㄩˋ):以物品質押貸款。也作「典當」。如:「典鬻家當」。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