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曾文水庫】
位於台南縣楠西鄉曾文溪上游的柳藤峽谷,面積十七平方公里,民國五十六年至六十二年建成,是目前遠東最大的水庫。
【曾母投杼】
比喻積多不實的話,終足以動搖堅定的信念。「曾母,曾參的母親;曾參,春秋魯國人,孔子的弟子,性至孝」。「曾參的母親聽信謠言,懷疑曾參殺人,便丟下織布的梭子越牆走了的故事。」
【曾參殺人】
比喻謠言的禍害。「他遭小人陷害,背負莫須有的罪名,令他百口莫辯,真是曾參殺人啊!」
【曾幾何時】
時間過去沒有多久。「今日一別,曾幾何時再得相見!」
【曾經滄海】
比喻曾經經歷大的場面,人生閱歷豐富,或曾有過深刻難忘的經驗。「曾經滄海難為水,除卻巫山不是雲。」
【期期艾艾】
口吃而說話不流利的樣子。「有口吃的人,說話老是期期艾艾的。」
▲比喻心中有隱情,而說話吞吞吐吐的樣子。「瞧他說話期期艾艾的樣子,一定隱瞞了實情。」
【朝九晚五】
指上班時間由早上九點到下午五點。「朝九晚五,是我們例行的上下班時間。」
▲指這種生活或是過這種生活的人。「你是七點到校,我是朝九晚五,生活上有相當差別。」
【朝三暮四】
形容實質不變,而改變了形式,讓人上當的方法。「養猴子的人,使用詐術(朝四暮三)騙猴子的故事。」
▲今多用指人的主意不定。「他什麼都好,只有一點最不欣賞的,決定事情時總是朝三暮四。」
【朝不保夕】
比喻危急難保。「政治腐敗,內憂外患,國家前途朝不保夕。」
【朝不謀夕】
不能久長。「生命垂危,朝不謀夕。」
【朝令暮改】也作「朝令夕改」
早上下的命令,到了傍晚又改了。比喻政令時時更改。「國家推行的政策,朝令暮改,百姓無所適從。」
【朝生暮死】
早上才出生,傍晚就死了。形容生命短促。「人的生命與天地相比,猶如蜉蝣朝生暮死般微不足道。」
【朝衣朝冠】
穿戴了上朝的禮服禮帽。「立於惡人之朝,與惡人言,如以朝衣朝冠,坐於塗炭。」
【朝思暮想】
早也想,晚也想。形容非常想念。「自那天瞥見她一眼後,我就對她朝思暮想。」
【朝氣蓬勃】
形容充滿清新奮進的精神。「青年人朝氣蓬勃,表示國家前途有希望。」
【朝秦暮楚】
比喻個人或團體為了自身的利益,反覆無常。「戰國時代,西方的秦國和南方的楚國很強大,兩國之間的一些小國,時而傾向秦國,時而附合楚國,變化無常。後人把這種情形,凝縮為「朝秦暮楚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