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秋時,鄭國的執政者子皮打算讓尹何擔任自己封地上的主管,尹何是子皮家的小臣,沒有管理這麼大地域的經驗和能力,許多人覺得此人難以勝任。子皮徵求輔助自己執政的子產的意見。子產說:「尹何年紀輕,恐怕不行吧!」子皮不以為然,說:「尹何謹慎、敦厚,我很喜歡他,他也不會背叛我。他雖然缺乏經驗,但可以讓他學習!」
子產反對說:「那不行,大凡一個人愛護另一個人,總希望對被愛護的人有利。現在你愛護一個人,卻把這麼重要的事交給他。這好比你讓一個不會拿刀的人去割東西,那是會給割東西的人帶來很大損害的。這樣,今後又有誰敢再來求你保護呢?」子產誠懇又說:「您是鄭國的棟樑,要是屋棟斷裂了,我們這些住在屋子裡的人不是也要遭殃嗎?再舉一個例子說吧!如果您有一匹精緻美麗的錦緞,您決不會把它交給一個不會裁衣的人去學著裁製衣服,因為您怕把錦緞給糟蹋了。」
說到這裏,子產把話引到正題上來:「大官大邑是用來維護百姓利益的,這比那匹精緻美麗的錦緞重要得多了。您連錦緞都捨不得給不會裁衣的人去裁製衣服,卻為什麼把大官大邑交給毫無經驗的人去擔任和管理呢?您這樣的作法,豈不是把錦緞看得比大官大邑還要重了嗎?我也從來沒有聽說過借做官的機會來學做官的。」
子產見子皮聽了在點頭,又進一層說:「再拿打獵來作例子吧!有個人連馬車也不會駕、弓箭都不會射,他怎麼能打到野獸呢?恐怕野獸沒有打著,自己卻要翻車呢。管理國家大事也是如此,總要先學會再去當政而不能先當起政來再去學。硬要這樣子,必定會造成重大損失。」
子皮聽了子產這席話,連連點頭說:「你說得對極了,我太不聰明了。衣服是穿在我自己身上的,所以我知道要慎重的選擇人來裁製。竟然想將重要的職位和城市交給一個生手來處理,實在考慮不夠周詳,如果不是你及時提醒我,我還是無法發現自己的愚行。對外的國事一向都由你負責,而國內的朝政是由我處理,今後的朝內大事也要事先參酌你的意見,以減少錯誤的發生。」
子產聽了,連連搖頭說:「人心各不相同,就像人的面貌各不相同一樣,我怎麼能代替您呢?只不過以後一有危機出現,我必會向您建議。」
子皮衷心的佩服,子產對國家忠心耿耿,應該讓他來擔任自己職務。因此,就辭職,把政事完全委託給子產。後來,子產把鄭國治理得富強起來。
「人心如面」(成語):人心各不相同,就像每個人的面貌都不一樣;人的心思,也如同人的面貌般的各不相同。比喻人心善惡不同,或人的心思、想法各不相同,難以求得一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