詒
ㄧˊ 自己招致禍患,如:自詒伊戚;詒厥(流傳、遺留)、詒厥孫謀(為子孫將來作打算)。
ㄉㄞˋ 欺騙,通「紿」,如:「骨肉相詒,朋友相詐。」
誂
ㄉㄧㄠˋ突然,如:「雖誂合刃於天下,誰敢在於上者。」
ㄊㄧㄠˇ引誘、挑逗,如:「誂,相呼誘也」(說文);誂越(音調輕佻)。
語
ㄩˇ 手語、語言、不言不語、鳥語花香、閒言閒語、語無倫次。
ㄩˋ 文言動詞,告訴,如:吾語汝、不以語人。
說
ㄕㄨㄛ 小說、邪說、說明、說話、說媒、演說、學說、光說不練。
ㄕㄨㄟˋ 說客、說服、遊說。
ㄩㄝˋ 喜悅,通「悅」,如:學而時習之,不亦說乎?
請
ㄑㄧㄥˇ請求、請客、請帖、請問、請教、請假、請願、邀請。
ㄐㄧㄥˋ限於「朝請」(古諸侯見天子,春天叫「朝」,秋天叫「請」)。
調
ㄊㄧㄠˊ調皮、調色、調笑、調理、調節、調養、調羹(湯匙)。
ㄉㄧㄠˋ格調、聲調、調查、調度、調換、租庸調法(唐代賦稅徭役的制度)。
論
ㄌㄨㄣˋ言論、討論、論罪、辯論、論點、爭論不休、議論紛紛。
ㄌㄨㄣˊ限於「論語」(書名,與大學、中庸、孟子列為「四書」)。
謙
ㄑㄧㄢ 謙卑、謙和、謙恭、謙虛、謙讓、「滿招損,謙受益。」。
ㄑㄧㄝˋ感到滿足,通「慊、愜」,如:自謙。
謣
ㄩˊ 胡說,如:謣言敗俗。;「謣,妄言也」(說文)。
ㄒㄩ 限於「輿謣」(眾人舉重、勞動時,一齊用力的呼聲)。
謾
ㄇㄢˊ 欺謾(欺騙)、謾語(說謊)、謾天謾地(欺上瞞下)。
ㄇㄢˋ 謾罵(辱罵)、輕謾(侮慢)、謾語(謊言、亂說)。
識
ㄕˋ 見識、常識、認識、舊識、識別、識相、識時務。
ㄓˋ 標識(可辨認的符號、記號)、表識(標記)、默而識(記憶)之。
譙
ㄑㄧㄠˊ譙樓(城門上的望樓,俗稱「鼓樓」)、譙譙(羽毛散亂殘敝的樣子)。
ㄑㄧㄠˋ責備,通「誚」,如:譙呵(呵斥)、譙讓(譴責)。
讀
ㄉㄨˊ讀本、讀書、研讀、速讀、朗讀、閱讀。
ㄉㄡˋ句中語意未完,讀時須停頓的地方,如:句讀(文詞中休止或停頓的地方,語氣完了的,叫「句」;沒完的,叫「讀」)。
【谷部】
谷
ㄍㄨˇ姓(谷應泰,人名,清代人)、山谷、谷地、谷底、進退維谷(窮困)。
ㄩˋ 谷渾(複姓)、吐谷渾(古國名)。
豁
ㄏㄨㄛˋ豁免(免除)、豁達(開通、通達)、豁然(覺悟、暢達的樣子)、豁出去(不顧成敗或不惜付出任何代價)。
ㄏㄨㄚˊ限於「豁拳」(猜拳,也作「划拳」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