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雞毛文書】
舊時公私的緊急文書,在封套上插著雞毛為記。
【雞毛蒜皮】
比喻輕微的事物。「兩人常為雞毛蒜皮爭吵不休。」
【雞毛撢子】
雞毛做成的撢子,清除塵土用的。
【雞犬不留】
形容殺戮的殘酷,連雞犬都沒留下,就是趕盡殺絕。「他衝上陣前把盜匪殺個雞犬不留。」
【雞犬不寧】
形容騷擾得很厲害。「他們兄弟為了遺產的事,吵得全家雞犬不寧。」
【雞犬不驚】
形容平安。「太平時日,雞犬不驚。」
【雞犬升天】也作「雞犬皆仙」
比喻一個人得勢發達,和他有關係的人也跟著沾光。「傳說漢朝淮南王劉安修煉成仙,連家裡的雞和犬吃了仙藥也都升了天。」
【雞犬相聞】
比喻鄉村生活,鄰里和睦。「阡陌交通,雞犬相聞。」
【雞皮疙瘩】
因受冷、驚恐等原因,皮膚上所起的多處細密小粒,樣子像失去了毛的雞皮。「我突然出現,他一見嚇得一身雞皮疙瘩。」
【雞皮鶴髮】
形容老年人皮膚發皺,頭髮變白。「爺爺雖然雞皮鶴髮,但走路的腳步仍很穩健。」
【雞尾酒會】
設雞尾酒招待賓客而形式比較自由輕鬆的一種宴會。「雞尾酒」,用白蘭地、威士忌加果汁、香料、糖等調和的一種冷酒。
【雞吵鵝鬥】
比喻爭吵不寧。「家裡天天雞吵鵝鬥,永無寧日。」
【雞爭鵝鬥】
比喻彼此無謂的吵鬧。「他們一天到晚雞爭鵝鬥,真沒有意義。」
【雞飛狗跳】
形容一時秩序突然大亂。「哥哥在外面惹事,引來家裡雞飛狗跳,沒有一時安寧。」
【雞飛蛋打】
比喻一無所得。「白忙一陣子,最後落得雞飛蛋打。」
【雞鳴狗吠】
形容田舍鄉村人民聚居的景象。「雞鳴狗吠相聞,遠於四境。」
【雞鳴狗盜】
比喻只有小技能的各種人才。「戰國時孟嘗君門下食客很多,有的會學雞叫,有的會學狗去偷東西,曾經幫助孟嘗君從秦國逃回。」
▲泛指盜竊。「你竟然做出這種雞鳴狗盜的事,難道不怕你父母傷心嗎?」
【雞零狗碎】
零碎的物品。「把雞零狗碎的東西,收拾整齊。」
【雞頭魚刺】
比喻輕微而不足道的人。「這是一群雞頭魚刺,成事不足,敗事有餘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