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每年農曆的正月十五日,春節剛過,迎來的就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一一元宵節。正月是農曆的元月,古人稱夜為「宵」,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,也是一元復始,大地回春的夜晚,人們對此加以慶祝,也是慶賀新春的延續。 
有關元宵節的起源,認為是漢代宮廷的一種祭典演變而來;另一種是源自民間的「三元節」,舊俗以農曆正月十五日為「上元」,即天官大帝的生日;農曆七月十五日為「中元」,即地官大帝的生日;農曆十月十五日為「下元」,即水官大帝的生日。這三元中又以「上元」最熱鬧也最受重視。正月十五是元宵節,又稱上元,元夕或燈節,是民間多彩多姿的節日,也是春節最後的一天,自此以後一切恢復常態,所以民間熱烈慶祝,故有小過年之稱。

按中國民間的傳統,正月十五日這天天上皓月高懸的夜晚,人們舉辦各項活動有:一、上元祈福:民間在清晨備牲醴祭拜天官大帝,祈求賜福。二、元宵祭祖:家家做元宵,煮元宵(舊稱「浮圓子」,也叫「湯圓」),元宵煮好後先敬祖先,然後闔家團聚吃湯圓,象徵團圓幸福。三、迎花燈:元宵花燈種類很多,如寺廟的綵燈、店舖的走馬燈及兒童的鼓仔燈等,燃燈放焰,蔚為壯觀。還有些寺廟都舉辦花燈競賽,展出各式各樣、多彩多姿的花燈。四、猜燈謎:又叫「打燈謎」。猜燈謎的場面熱鬧而溫馨,因為謎語能啟迪智慧又饒有興趣,猜中者可以得個獎品回家,算是小過年的吉祥兆頭。五、舞龍舞獅:十五夜各地的舞龍舞獅,除了表現功夫外,其目的在驅邪祈安,並有賀年賀節的喜慶意義。

【臺灣的元宵活動】

元宵節夜晚,處處可見兒童手提燈籠,外出嬉戲。各地廟宇也會張燈結綵,高搭彩棚,展示各式飛禽走獸、花鳥人物及古今人物花燈,並舉辦花燈競賽,而各地也有舉辦「燈會」,每年都有相當精彩的展示活動,吸引了不少賞燈人潮。熱鬧有趣的燈謎晚會,則為更豐富元宵節的習俗。
此外,台南鹽水的蜂炮,臺北平溪放天燈,臺北野柳洗港,六堆客家的元宵攻炮城,臺東炸寒單爺等地方特殊風俗活動,亦為元宵熱鬧的活動增添燦爛色彩,故又有「南蜂炮,北天燈」之稱。
元宵節賞花燈、提燈籠外,吃元宵也是元宵節重要的習俗之一,圓圓軟軟的元宵,希望家家團圓無缺。
元宵節是一個多彩多姿節日,除了吃元宵祈求團圓外,其各種活動不但具有娛樂性,以民間故事為主題的燈展,及猜燈謎,亦具有教育意義,表現出古人的智慧,而各式美輪美奐的花燈,更發揮了不同民俗藝術的技巧,將民間藝術深植人心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wordsmith01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