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殘民以逞】
殘害人民,以滿足個人的私欲和野心。「暴君往往貪圖享樂,殘民以逞,使得民不聊生,最後憤而起來反抗暴政。」
【殘而不廢】
身體有殘缺,但能奮發自強,成為有用的人。「殘而不廢的人,最受眾人的敬重。」
【殘兵敗將】
稱戰後的軍隊。「戰後的殘兵敗降,政府要給予適當的安置與療養。」
【殘杯冷炙】
指宴會後剩餘的酒菜。「流浪街頭的人實在可憐,有時想討一分殘杯冷炙,還要看對方的臉色呢!」
【殘花敗柳】也作「敗柳殘花」
指娼妓,或形容已經失貞的女子。「自甘墮落的殘花敗柳,最令人瞧不起。」
【殘缺不全】
缺少不完備。「你提供的資料,殘缺不全。」
【殘湯剩飯】
吃剩的羹湯和米飯。「這些殘湯剩飯不要糟蹋掉,送去給貧苦人家吃。」
【殘障兒童】
身心發展有障礙者,如盲、聾、肢體殘障或心智發展不全之兒童。
【殘膏賸馥】
祖先遺留下來的恩澤。「殘膏賸馥,庇蔭子孫不少。」
【殘篇斷簡】也作「斷篇殘簡」
殘缺不全的書籍。「殘篇斷簡的綴補工作很繁瑣,你自信能夠擔當嗎?」
【殘燈末廟】
將盡的燈火與末次的廟會,也用以比喻事情的衰竭。「將盡殘燈末廟之期,想設法挽救恐怕無濟於事。」
【殘羹剩肴】
吃剩的菜肴。「過了吃飯的時間才回家,只能吃些殘羹剩肴。」
【湯武革命】
西元前十六世紀商湯推翻暴君夏桀,西元前十一世紀周武王推翻暴君商紂,歷史上稱為「湯武革命」。
【湯湯水水】
指那些都是帶湯的菜肴。「湯湯水水的菜肴,有海鮮湯、雜菜湯、下水湯等。」
【湯鑊之罪】「鑊」(ㄏㄨㄛˋ,烹人的刑具)。
犯了應受烹行的死罪。比喻犯了重罪而遭酷刑。「他被小人陷害,無辜慘遭湯鑊之罪。」
【湯裡來,水裡去】
比喻銀錢到手,隨即揮霍而盡。「會賺錢,更要懂得守錢,湯裡來,水裡去,豈非白忙一場?」
【渴驥奔泉】
口渴的駿馬奔向水泉。形容書法筆勢勁健飛騰。「嘗書四十三幅屏,八體皆備,如怒猊抉石,渴驥奔泉。」
【渴者易為飲】
口渴的人容易喝得足。比喻貧困的人容易施惠。義似「飢者易為食」。
【渴不飲盜泉之水】
雖口渴也不會飲用盜泉的水。比喻人雖在困窮的境況中,也不取不義的財物。
「盜泉,泉名,在山東省泗水縣東北。相傳孔子過此,惡其名,渴而不飲。」「渴不飲盜泉水,熱不息惡木蔭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