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 命 的 智 慧(214  利 害 之 間 

        

    當人們還是稚弱的嬰兒時,父母的養護稍嫌簡略,子女長大了解事後,便常會耿之於懷,不時埋怨。等到子女長大成人,且有自主的能力,開始脫離父母的呵護時,父母卻因年華老去,齒危髮禿;這時候,子女的奉養稍有疏忽,父母也會傷心憤怒,甚至口出譏諷。父母子女屬於骨肉至親,卻會口出惡言或心生怨恨;想必是彼此的要求過分嚴苛,以致常常覺得對方不能切合自己的心意吧!

至於買了傭僕來負責播種、耕作等事,雇主供給他們美味的食物,又選擇精良的布帛賜給他們,並非真心對傭工愛護備至;雇主真正的心意是:希望傭工賣力的耕種、除草,使農作物豐收。至於傭工們全心致力於農事,辛勤的耕耘,期待豐收,也並非因他們真心敬愛雇主;傭工真正的心意是:希望獲得美味的羹肴,收到相當的報酬。

    主、傭之間,彼此奉養的情形,反而較像有父子之間的恩澤,但他們的心思卻都偏重於實際的利益,可說是各為己謀。大凡人們處事或施予,如果心中能夠思索別人對自己的好處,就是敵人,也能和他和平相處;倘若一味以別人對自己的壞處作為思索的要點,即使是親如父子,也難免日久銜怨。 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wordsmith01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