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成 語 故 事 231  口 是 心 非

        

    「口是心非」這句成語,源自晉代葛洪的「抱朴子」書裡。此書為道家典籍,書中記載有關道家的「黃白術」。道家為求長生不死而有各種煉丹方術,「黃白術」是將賤金屬,如鉛、錫等冶煉成貴金屬黃金、白銀的技術,據說將金銀再製成器皿作為餐具,食用日久可以延年益壽。而想學習這種方術者,必須身骨清潔、資質聰慧,再配以師傳的口訣。

故事中的程偉想學的就是這種方術,但屢試不成。而他的妻子是得道的人,只用少許的藥與水銀共同煎煮,一下子就煉出了白銀。程偉想盡辦法討好妻子,要她傳授祕方,但因為她認為程偉的資質不適學習此術,所以嚴加拒絕。程偉便起了歹心,準備以暴力使她屈服。但其妻得知後,告誡他說:「道術只能傳授給合適的對象,遇上這種人,就是路上偶然相遇,也可以傳給他。 如果口中說的一套,心思卻充滿邪念的人,縱然把我逼死,我也不會傳授給他的。」程偉並沒有就此放棄,仍是苦苦相逼,結果把妻子逼瘋而死。此處原文中的「口是而心非者」,指的是口中說一套,心中卻是充滿邪念的人。

    另外在【抱朴子˙內篇˙微旨】亦見「口是心非」一語,原文內容則是表述某些人不做善事,喜好殺戮,而且嘴裡說的是一套,心裡想的又是另外一套。這些都是種罪過。後來「口是心非」演變為成語,就用來形容心裡想的和嘴上說的不一致。 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wordsmith0102 的頭像
    wordsmith0102

    字裡行間有春風

    wordsmith01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