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七、設問-修辭學上指講話或行文時,忽然改變平敘的語氣為詢問的語氣,叫做「設問」。設問,指不直述,而以提問帶出重點的筆法。
1、疑問(懸問):心中確有疑問,而答案不知道。
△我們的日子為什麼一去不復返呢?
△我愛你愛這麼深,而你會愛我多久?
△君家何處住?妾住在橫塘。(女子自問自答)
△山中相送罷,日暮掩柴扉;春草明年綠,王孫歸不歸?
△明月幾時有?把酒問青天;不知天上宮闕,今夕是何年?
△綠螘(一ˇ)新醅(ㄆㄟ)酒,紅泥小火爐;晚來天欲雪,能飲一杯無?
△這個世界,究竟有什麼是永久的?又有什麼值得認真的呢?
△吾日三省我身:為人謀而不忠乎?與朋友交而不信乎?傳而不習乎?
2、提問:為了提起下文而發問,答案就在問題的後面。
△何以解憂?唯有杜康。 △松下問童子?言師採藥去。
△問君何能爾?心遠地自偏。 △試問捲簾人?卻道海棠依舊。
△君問歸期未有期?巴山夜雨漲秋池。
△春神來了怎知道?梅花黃鶯報告。
△借問酒家何處有?牧童遙指杏花村。
△君主何患無兄弟也?四海之內,皆兄弟也。
△什麼叫做「大事」?大概的說,無論哪一件事情,只要從頭到尾徹底做成功,便是大事。
△什麼是人生最苦的事?老嗎?死嗎?我想人生最苦的事,莫若身上背著未了的責任。
3、激問:明知故問,答案就在問題的反面;不是真的要問,而是說明自己的看法。
△求仁得仁,又何怨? △無父何怙?無母何恃?
△內省不疚,夫何憂何懼? △當其貫日月,生死安足論?
△天下哪有學不會的事?(一定學得會)
△學而時習之,不亦樂乎?(反面就是「樂」)
△冬天來了,春天還會遠嗎?(春天不遠了)
△然則昏庸聰敏之用,豈有常哉?(一定有所變動)
△兩兔傍地走,安能辨我是雌雄?(不能分辨是男是女)
△人生自古誰無死?留取丹心照汗青。(人人會死)
△大禹治理河水,為人民服務,難道不值得歌頌嗎?(應該歌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