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成 語 故 事 301   一 毛 不 拔

 

        

    春秋戰國時期是個百家爭鳴的時代,許多思想家都提出自己的學說主張,以期能對治理國政有所幫助。而戰國時候,楊朱的貴己學說和墨子的兼愛學說恰巧形成強烈的對比。

在《孟子》書中就很清楚扼要的指出了兩人思想的差別。孟子說:「楊朱主張為我,一切都是站在自己的立場打算,就算拔他身上的一根毛,而這根毛能夠對天下有所幫助的話,楊朱都不願意。然而墨子的兼愛主張,卻是一種平等之愛,縱使是磨禿了頭頂,走破了腳後跟,只要是有利於天下的事,他便會奮不顧身的去做。」

    後來「一毛不拔」這句成語,就從《孟子》書原文中的「拔一毛而利天下,不為也」演變而出,比喻自私自利,不肯貢獻出些微的力量。今也用來譏諷人非常吝嗇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wordsmith0102 的頭像
    wordsmith0102

    字裡行間有春風

    wordsmith01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