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五權分立】
政府的治權分成行政、立法、司法、考試、監察五權,各自獨立。
【五權憲法】
孫中山先生所創,將行政、立法、司法、考試、監察五種治權,各自獨立規定於憲法中,以五院組織中央政府,行使五種治權。
【五臟六腑】
指身體全部器官。「五臟」(指脾、肺、腎、肝、心);「六腑」(指胃、大腸、小腸、食道、膀胱、膽)。「對人誠實、坦白,常以『五臟六腑都翻出來給你看』的話。」
【五臟俱全】
比喻東西雖小,但樣樣齊全。「麻雀身體雖小,但五臟俱全。」
【五體投地】
指兩肘、兩膝及頭部著地的致敬儀式,為最恭敬的跪拜禮節。「五體投地,禮於聖王。」
▲比喻非常敬佩、崇敬。「屢聞至論,本極佩服;今日之說,則更五體投地。」
【五胡十六國】
西晉末年,五胡(匈奴、鮮卑、羯、氐、羌)分據中原後,先後建立十六國的政權。十六國:五涼(前、後、南、北、西)、二趙(前、後)、三秦(前、後、西)、四燕(前、後、南、北)、夏、成漢。時間從公元三零四年到四三九年,歷一百三十五年。
【五月節的粽子】
成串的。比喻人有很多朋友,或有很多事要做。
【五十步笑百步】
比喻自己與別人有同樣的缺點和錯誤,卻以自己較輕而嘲笑別人。又比喻兩者的缺點、錯誤,雖有程度差別而實質相同。
【五百年前同一家】
指人在五百年以前,都同出一源。同姓人相見面時,常用這一套語,來拉攀關係,縮短距離。
【五歲小孩想媳婦】
比喻時機尚未成熟,還要等一段時間。
【亢旱不雨】「亢」(ㄎㄤˋ,過分、極)。
久旱不雨。「今年亢旱不雨,農作歉收,飢荒嚴重。」
【亢龍有悔】「亢」(高傲)。
比喻高位的人要以驕傲自滿為戒,否則容易敗亡。「當政者應切忌亢龍有悔的訓誡,以免激起民怨。」
【仁人君子】
好心腸的正派人;德行寬厚的人。「他是一位仁人君子,儘可放心跟他交往。」
【仁人志士】
仁愛而有節操的人。「國家的建立,是靠一些愛國的仁人志士犧牲生命換取的。」
【仁心仁術】
稱讚醫生的醫德好,醫術高明。「蔡醫師仁心仁術,行醫救世。」
【仁心仁聞】
心仁慈寬厚,德行為人所稱頌。「國君有仁心仁聞,而人民感受不到恩澤,這種國君不能當後世的楷模。」
【仁民愛物】
慈愛人民和萬物。「親親而仁民,仁民而愛物。」
【仁至義盡】
待人極盡仁義之道,應該做的都做到了。「幫助他解決困難的事,我已仁至義盡了,他應該沒有話說。」